“限塑”一年批发市场最不听话
记者走访发现 农贸市场免费提供合格塑料袋 服装市场超薄袋横行 超市购物袋用量减少八成
今天是 “限塑令”实施一周年。一年来,限塑令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有关数字显示,超市等零售行业一年少用400亿个塑料袋。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对限塑令执行的是商场超市,而服装批发市场则是限塑行动的“老大难”。
农贸市场:免费提供合格袋15:25:53
记者走访了新发地、大洋路以及位于劲松、管庄、双桥、通州等地共12家农贸市场。
这12家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中,除了位于朝阳双桥的京通菜市场外,大多数菜市场都不会收取塑料袋钱。而京通菜市场也要看顾客购买蔬菜水果的金额来决定是否收塑料袋钱,如果购买了五六元以上的商品,这些塑料袋也是免费的。
记者在大洋路市场看到,虽然很多商户使用的是印有“环保”和“食品”字样、厚度合格的塑料袋,但是根本就没有商户为塑料袋使用收钱。
一位销售水果的商户告诉记者,市场对商户使用什么样的塑料袋有要求,但是他不会跟顾客收费,“2毛钱,就当我摊在总价里了。”
服装市场:超薄袋依然流行
比起菜市场,京城的服装批发市场则成了限塑的“老大难”。
记者在位于动物园的世纪天乐、天乐宫以及位于六里桥的天秀等8家服装批发市场看到,几乎所有的服装批发市场都在使用一捅就破的超薄塑料袋。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超薄塑料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结实,轻轻一捅就破的塑料袋肯定厚度小于国家要求的0.025毫米。“来批货的不需要塑料袋,零售的我们有就给,没有就不给。”世纪天乐的商户告诉记者。限塑之初,市场也来查过,但是后来慢慢也就无人问津了。
权威数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超市零售行业的抽样调查,“限塑令”实施一年以来,全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平均下降66%,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据此前估算,2006年、2007年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数量分别约为500亿个和600亿个。
来自工商总局的消息显示,自今年3月初开展限塑专项整治以来,全国工商已经查处了不合格塑料袋2.6亿个,罚没金额204万元。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本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各区县工商分局对全市各类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共查扣不合格塑料袋17万多个,立案查处17起,处罚总金额2.72万元。●新闻背景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超市卖场:使用量下降80%
相对于各种市场,
超市则是执行限塑最为
严格的购物场所。
不仅是塑料袋使用收费,超市也为了提倡少用塑料袋,而推出了可以反复使用的无纺布和布袋子。有的超市还为自带购物袋的顾客开辟了专用结账通道。
而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上,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门店一年在塑料袋上能节省10余万的费用。“限塑后,我们的塑料袋使用降了近九成。”物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限塑前,物美一家大卖场的一天塑料袋免费提供数量约为2万个,现在每天的有偿塑料袋使用是2000个左右。按照一个塑料袋0.2元的售价计算,每天在塑料袋上超市就可节省400余元,一年下来就是14万多。
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也表示,执行限塑后超市的塑料袋使用下降了80%。
商场书店:纸袋布袋免费送
与超市相比,北京大型商场在“限塑令”实施后多改用了各种设计精美的纸袋或无纺布袋,免费提供给消费者。
记者走访了新世界、华堂、SOGO等在内的8家商场,全部都提供印有商场LO-GO的纸袋。“纸袋比塑料袋环保,消费者也不用额外支付塑料袋的费用。”新世界一品牌女装的促销员表示。
不仅是商场,新华书店等北京一些大型书店,也开始使用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纸绳扎书来代替塑料袋。
专家说法
监管不到位影响执行力
对于目前违反限塑令最为明显的是各个批发市场的现状,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市场监管不到位。
董金狮告诉记者,市场的管理部门可以制作带有市场标志的、统一的塑料袋,并收取商户的押金。如果发现有违规使用超薄购物袋或者不收费的情况,可以扣除押金,以此来敦促商户执行限塑令。文/记者张鑫王溪